孩子行為問題背後的心聲

撰文 / 葛惠博士  編輯 / 史瑞克  圖片 / Canva

從開學至今,許多老師陸陸續續看到孩子出現一些令人擔心的行為問題,如:喜歡推人、抓人、打人,想要的東西直接搶或無法聽指令、無法專注自己玩、易怒等……

當老師和家長溝通時有些家長也會很困擾,因為家裡只有一個小孩,沒有人際互動的經驗,再加上多數時間都和大人互動,所以大人不會有感覺孩子有行為問題,因此當老師和家長溝通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家長會很困擾,甚至認為老師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同時也無法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


老師不是告狀貼標籤而是想一起幫助孩子,許多父母聽到老師說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就會很焦慮,也會一直告誡孩子,這反而讓孩子很沮喪,因為有時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尤其當大人一直批評他的行為時反而讓他產生不安全感與不信任大人。

因此當幼兒出現前面所提的行為時請老師、家長先停下來,看看孩子到底怎麼了,了解孩子背後的心聲、同理孩子的心再引導正確的行為,孩子才能正確知道如何讓自己更好。


看見→覺察

看見孩子有推人、打人、咬人的行為時大人要有覺察,依孩子的行為告知孩子你的擔心,同時也讓他感受到別人會痛,了解或覺察孩子是否因為不知如何宣洩怒氣,或在語言發展不足下才會用肢體表達,或是某些高敏感兒有自己的界限,也可能是教養方式不當

接納→處理

因為覺察到孩子不會表達行為背後的心聲,大人就比較不會被挑起情緒而用情緒處理孩子,相反的更能同理接納小孩,並想辦法引導孩子去用適當的方式表達。



先接住情緒才能讓孩子學技巧,當看到孩子有衝動行為、情緒崩潰時大人一定要在看見行為時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用心眼去覺察孩子背後的心聲,可能是挫敗、沮喪或委屈……等。

這才能引領孩子轉換情緒,學習調節。記得,大人是孩子情緒的緩衝墊,孩子才能慢慢學習和調整,透過一點一點地嘗試努力及調整,孩子才能慢慢學習用樂觀去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也才能放下孩子行為背後的心聲(不為人知的恐懼與擔憂),大人停止批評才能共好。
















放下→共好

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大人常先相互批評,家長批評老師沒耐心、老師批評家長寵溺孩子,卻沒有從孩子的發展、氣質去覺察及接納,反而失焦而無力面對及解決孩子行為問題就失去了黃金期,相當可惜!















期許親師相互放下,建立更好的關係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策略,如共識孩子需要幫忙就趕快找專業介入。

曾聽一位不想面對幼兒行為問題的家長告訴老師,我只要孩子平安就好,但父母不知道如果孩子有行為或發展問題沒有解決是永遠無法平平安安的。

期許愛孩子的大人們要有面對問題且願意調整的勇氣,孩子才能找到自信且有能力面對未來!


留言